現在買東西真的是太方便了,而且每個商城都有很多優惠

因為物流的進步以及無遠弗屆網路商城,在這個特殊時期,不出門也是顧慮到自身安全

無論是生活上用的,還是比較高單價的3c產品,目前在網路上選購比較多,真的是非常方便啊

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真的沒錯,這就是懶人經濟啊!!!!(好像哪裡怪怪的)1911784406.gif1911784408.gif

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是我在網路上閒逛時,猛然看到的產品,而且這產品其實我在很多評論網站觀察很久了

以實用性,價格,網路開箱文,臉書還有Dcard的相關資料來判定,推薦的人真的不少

而且當時的入手價跟現在比,現在入手才真正賺到,實際到貨後,也是非常的符合我的需求~~~1911770202.gif1911770203.gif

最近家人也是很需要這個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,不枉費做了好幾天功課,好險沒出槌

現在終於等到最佳購買時機,不然等下次折扣,不知道等到甚麼時候

所以我個人對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的評比如下1911770171.gif1911770178.gif

外觀質感:★★★★

使用爽度:★★★★☆

性能價格:★★★★☆

詳細介紹如下~參考一下吧

完整產品說明

☆輕鬆打造專屬的收納空間!☆
此款是特別針對小坪數房間所設計出的《BuyJM》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抽屜加鍵盤工作桌/電腦桌,整體桌面為鏡面鋼琴烤漆材質設計,光澤經久耐用,容易擦拭, 160公分寬大桌面設計,尺寸加大使用空間更多元,擺放電腦後,還有桌面空間可供閱讀、寫作使用,空間隨你需求輕鬆變。桌腳採用 50mm*25mm長方形鐵管,鋼板厚度達1.2mm耐重度跟穩定度一流,桌面板材質使用歐盟標準P2等級木板,讓消費者遠離甲醛,外型巧妙將自然與時尚元素結合,沒有突兀的不協調感,反而創造出空間的活力自信!新增一抽屜一鍵盤設計,讓桌子功能性及收納空間增加無論平面電腦桌,工作桌可搭配,實用性超高,經濟又實惠,真的是一舉兩得呢!實品超精緻,質感極佳,使用超方便,真的非常的推薦哦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品牌名稱

  •  

尺寸

  • 寬150cm-179cm

風格

  • 現代風格

顏色

  • 白色

產地

  • 台灣

組裝方式

  • 自行組裝

材質

  • 金屬
  • 木質

商品規格

  • 尺寸:寬160×深60×高79(公分)
    材質:P2環保板高面噴漆、高碳鋼烤漆鐵管
    顏色:亮面白
    產地:台灣
    此商品需自行組裝

    ◆注意事項:
    ◎商品尺寸顏色以實際貨品為準。
    ◎離島及偏遠山區地區,暫無運送服務,敬請見諒!

    ◆此商品圖片為組裝後之成品◆

 

非常推薦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給大家

↓↓↓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↓↓↓

↓↓↓找不到適合的商品嗎,本月好物推薦一起來看吧↓↓↓

標籤註解:

PTT鄉民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限量,團購,限時,週年慶,禮物,優惠,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特價,開箱,比價,活動,好評,推薦

mobile01網友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哪裡便宜,採購,優缺點,試用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,好用,CP值,經驗,好康,集購,下殺,免比價,去哪買?,

名人推薦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介紹,部落客,排行,【BuyJM】環保低甲醛鏡面160公分穩重型附鍵盤抽屜工作桌/附電線孔,體驗,精選,限定,折扣,折價卷,dcard推薦,直播主推薦,網紅推薦熱賣款

熱點新知搶先報

 

2020年這場疫情,讓本就困難的書店業遭受了不小衝擊。疫情尚未結束的北京,開業的書店並不多。已經開業的書店裡,客流量也比往日銳減。儘管如此,仍有一批書店逆市開業。 疫情帶來衝擊的同時,也讓不少書店人開始重新思考書店的生存之道。線上活動、直播帶貨、登陸外賣平臺等等嘗試,成為不得已的自救手段。近日,我們與10位書店人聊了聊,他們在疫情下,關於堅守實體和轉型線上的思考與嘗試。 中信書店:盈利書店鳳毛麟角,堅持開是為了社會效益 講述人:中信書店公共事務經理 徐慧 ... 中信書店啟皓大廈店。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中信書店目前在北京有29家店,主要分為商場店和寫字樓店兩類。中信書店是最近兩年迅速在北京增長的,多種原因促成了這樣的局面。一方面中信集團當時準備發展新零售業務,店面就一下子多了;另一方面,正好北京實體書店扶持這幾年加大力度,我們也享受到了政府的幫助。 這次疫情發生,我估計所有書店應該都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問題,銷售額下降甚至完全沒有,人員、房租這些成本照付。有些業主給減租,但是很多並不是說當月就不交了,有些按季度交的,比如我們一些店去年12月就把1月、2月房租都交了,這次減免可能2月份減10天房租,然後從3月份的租金裡面體現。但人員工資等等都要付,沒有現金流確實不行。 我們也很感謝政府扶持政策,這次緊急啟動了扶持項目,前一陣我們都在報送材料,熬了挺多夜,本月就撥付了,對這段時期維持和發展幫助很大。 連鎖書店抗風險能力稍微強一點,但中信書店真正盈利也是鳳毛麟角,可能算上補貼,有的是沒賠,但盈利很難。前不久單向空間推出眾籌「求救」,對大家衝擊挺大,因為一直以來都覺得他們是做得很好的一家店,突然出來眾籌,都挺意外。我們作為國企是不可能眾籌的,審計非常嚴格。 我們連鎖店今年受到的扶持力度大了很多。2018年只有一家店獲得補貼,去年5家,今年14家。得到扶持的店壓力明顯小了很多,現在書店普遍虧損,我們的目標是減虧,有補貼的店減虧情況就比較好,目前沒賠錢的店基本都是因為補貼。 作為企業一定是以盈利為目的,但中信集團作為國企,同時中信書店又有文化窗口的作用,就算不掙錢一樣也是要開的。比如世園會的店投入也很大,但要說在162天裡盈利,是不可能的。堅持開是為了社會效益,也是推廣中信出版品牌,但長遠來看肯定是希望盈利。 碼字人書店:線下更美好,但線上也不必抗拒 講述人:碼字人書店創始人 李蘇皖 ... 碼字人書店。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碼字人2月份恢復營業,客流差不多是去年同期的10%。我們開業不到兩年,還沒真正實現日常盈利,按照正常發展節奏,一般書店3年左右能收支平衡,我們可能兩年左右。疫情開始前,第二個半年已經比第一個半年增長50%左右。 增長主要來自線下,是因為我們辦的活動引來讀者,除了買書可能還會買咖啡、文創品,還沒有直接開網店。開業500天辦了274場活動,同行說我們是「活動印刷機」。書店不在路邊,很少有過路的流量,非常依賴做好活動吸引讀者。疫情最大的影響就是活動暫停了,之前的規劃都做不了。 2月的時候,有點措手不及,很快推出了線上讀書打卡、線上讀書會、盲盒等活動,都是臨時性的應對招數。到了3月,團隊做了更多討論和思考,覺得還是要有自己的節奏,因為很多線上的東西湧來,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推著走。有個帖子做了個實體書店線上自救方法大全,列了好多條。我們還是要有自己的規劃。 我們希望恢復之前線下的文化現場,讓它在線上依然成立,我們的內容活力就還存在。所以很快策劃了「星夜聯航」線上共享項目,聯合全國出版社、書店、讀書會以及北京閱讀季等品牌,每周末都有一到兩場線上活動。3月辦了5場,主要是女性主題的詩歌、電影活動,趕上海子的誕辰,又加了海子詩歌的分享活動。因為形式上不受限,其實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去玩。 活動在50多個合作微信群里語音直播,最多一場有17000多人在線參與。疫情讓大家探索了很多新的線上玩法,線下活動恢復之後,有些活動會考慮線上線下同時進行。 現在的問題是線上流量轉化的問題,書店線上活動都還沒有轉化成消費,還是免費的公益性活動,主要為了提供內容、發出聲音、保持熱度。這也是一個過程吧,比如可能以後線上活動可以收費訂閱、觀看。 疫情帶來很多衝擊和思考,對整個行業都有很大的影響。比如說,很多做實體書店的人選擇開線下書店,是覺得線下更美好,而線上可能沒有那麼美好,沒那麼有價值。我現在會重新思考這個問題,之前特別抗拒的一些事情,有了一些變化,就像螺旋上升的過程。各個實體書店要活下去,做什麼都是有理由的,沒有必要對別人置喙,只是每個人有自己的原則和選擇。 北京對實體書店真金白銀的扶持有很大幫助,如果政府不補貼的話,就會更艱難。 我一直希望碼字人能成為中國的莎士比亞書店。我們很多活動是聚焦青年創作者,比如青年詩人系列、青年導演系列、青年藝術家系列。我們提供更多的機會,讓創作新人展現自己,他們需要機會去發聲。這裡一定有人以後會成為大咖,如果他年輕的時候在我們這裡留下過身影,我們也會覺得這是書店的驕傲。 這種書店的價值不是一時之間的,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,而且可以幫助很多人。書店作為一個精神象徵,我們要想的是你能影響到多少人。 PageOne:疫情提醒我們,抗風險能力是在平時積累的 講述人:PageOne北京店總經理 陳鵬 ... PageOne書店。受訪者供圖 疫情期間PageOne停業的時間相對來說不太長,比如北京坊店春節期間也正常營業,但為了防控疫情的需要,開放時間和區域有所調整。24小時公共閱讀區域暫時不再提供通宵閱讀服務,春節期間營業時間也調整為上午11點到晚上8點,現在慢慢延長了。 現在PageOne北京三家店都已經營業,但疫情帶來的影響非常明顯,進店客流減少很多。3月相比2月有所回升,但跟以前沒法比。 直接影響就是收入減少,對現金流衝擊很大,接下來就會逐步反映到利潤上來。疫情的影響應該會持續整個上半年,因為就算疫情結束,讀者回歸書店可能還需要一個心理恢復期。影響是否會持續到下半年,現在還不好判斷。 這次疫情對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提醒,就是在平時就要有意識地增強抗風險能力。疫情突然來了以後,就會發現包括資金儲備、成本管理、現金流管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平時這些工作做得好,書店受到的衝擊就會小一些。 PageOne有比較優質的線下空間,也做出了特色,但線下畢竟有局限性,比如這次疫情就導致書店普遍長時間停業,這是不可抗力。這就發現,線上的能力是重要的補充。其實我們去年就開始努力做微店,今年有了一定的線上客流,疫情期間一個月有一萬多元的銷售額,雖然很少,但是一個好的嘗試,除了補充收入還能增強會員黏性。 在市委宣傳部的幫助下,我們最近與一批書店入駐了外賣平臺,目前成交單不多,因為經驗不足,還需要努力提升。同時還正在開通電商的店鋪。疫情對我們的啟發就是,不僅把線下有體驗感的閱讀空間做足做好,同時線上也要積極做起來,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。 模範書局:你不知道這個充滿陽光的午後,會跟哪本書相遇 講述人:模範書局創始人 姜尋 ... 模範書局。受訪者供圖 這次疫情最大的影響,肯定還是無法開門的問題。很多事情可以在線完成,唯獨逛書店這事不行。 模範書局在北京有四家店,都在西城,一直堅持營業的只有金融街購物中心店,楊梅竹斜街店、詩空間店以及天橋藝術中心店尚在關閉中,復工時間未知。每天進入金融街購物中心的人都屈指可數,可以說是非常慘澹。 我們在疫情初期就建立了一個「線上書局」,是一個在線售書群,在公眾號文章中可以找到。群友基本都是書店的書友,每天我都會在群里發表自己的讀書日誌。但銷售情況只能說剛剛好能維持出勤員工的工資,可以說非常不理想。 實體書店做線上,基本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,我們能影響的只有書友或朋友。這次很多書店都想到了線上售書,但大眾看中的依然是折扣,很多人在群里看完書名,直接下載電子版或者在更優惠的電商網站購買。我們期望大眾可以多關注實體書店,哪怕只買一本書,也是對我們的支持。 我也下載了抖音,也看過一些直播,帶貨模式是否適用於圖書市場還是一個未知數。我一直在做的都是很古典的事情,比如賣書,賣很老很老的書。我們以珍本書、簽名本這些看似窄眾的書籍作為主要銷售內容。至今我家都沒有電子閱讀器,在我看來如果一個實體書從業者都去買了電子書,那這個行業基本都不存在了。這是我很固執的一面,也是我的堅持。 線上可以更好地跟讀者交流,也是一個精神的集散地,大家在疫情期間需要抱團取暖,是一個很好的方式。但我認為實體書店經營好自己就是最重要的,線上書店只是暫時解燃眉之急的方案。我始終都會堅持在實體書店這個陣營中,讓四家門店堅持撐到疫情解除的那天。我希望提供給廣大書友的就是,在書香中感受手指翻閱紙張的快感。我也不會反對線上書局,但實體書店必須要咬牙開下去。 我們儘量把影響降低到最低,書店是一個城市的精神家園,也是守護我們精神世界的糧草。我喜歡一位作家說過的,如果你真的知道你想要買什麼書,那就是很容易的事情,你可以選用任何方式去得到這本書。但是逛書店的樂趣就在於,你並不知道這個充滿陽光的午後,你會跟哪本書相遇。就在拐角書架倒數第二行那本書的書名,是不是符合你現在的心情?陪你一起逛書店的人,那天有怎樣的談話內容?書店不會消亡,這是一種生活方式。所以我期待著書店的春天再次來臨,這是線上所無法做到的。 我不認為這次疫情帶來了書店行業的拐點。何為拐點?疫情肯定會給很多行業帶來很大的洗牌,但對於圖書、出版業以及書店來說,已經是夕陽西下了,本來就需要去扶持的產業,更需要社會的關注和幫助。我們所有人都在經歷著歷史,同時也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 參差書店:書店的困難是結構性的困境 講述人:參差書店創始人 胡潔 ... 參差書店。受訪者供圖 參差書店2018年成立,我以前喜歡讀王小波和羅素的書,王小波引用過羅素的一句話: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。所以我就取了這個名字。 書店兩周前恢復開業,每天營業6個小時,現在是預約制,只有幾個人來。這兩個月沒有什麼收入,線上會有一點,主要來自分銷,比如與出版社合作在微店上分銷他們的產品,拿到一些返點。 沒有疫情的時候,就曾經嘗試過在淘寶、抖音直播,但讀者給我反饋說,我的目標讀者很少看這些直播。所以效果不是很好,就沒有投入更多時間,精力還是放在線下。 我們到現在還沒有盈利,因為五道口房租比較高,即使開在11層還是挺貴的。這次業主也沒有提減免房租的事,政策是說承租國有單位的房租可以減免,但我們租的私人房東房子,人家不太願意免租,我們強行讓人家免也屬於道德綁架。我們這些租戶也基本不抱希望了。 如果沒有今年這筆補貼,大概還能維持半年。我們去年也獲得了補貼,補貼了4個月房租,幫助挺大。我們最大的支出就是房租,現在還沒有僱人,就我一個人,有時候會有朋友幫我代班。之前有過志願者,做了一段時間我還是發了一些補助,覺得不能免費使用人家。以後可能會招一些兼職,業務多了會有正式招聘,招聘就要發工資,對人家一直負責下去,我還不知道能不能一直負責下去。 有人建議我多做文創和咖啡,如果靠這些盈利來支撐的話,那我為什麼不去開個咖啡館或者文創店呢?我還是想以書來養書店。我在書店放了一個小咖啡機,但沒有專門開闢出一塊區域,我覺得對閱讀還是有打擾。 我以前是圖書編輯,一開始想做一家舊書店,但現在參差不齊,新書和舊書都有,主要因為沒收到能放滿整個書店那麼多量的舊書。現在我想做成一個小的生態,讀者讀完書可以賣回給我,有人來書店看到這些舊書又買走了,這樣就形成口味比較相似的閱讀循環。 我覺得書店應該做一些更前端的東西,不停篩選不同的好書。一個人不會重複買同一本書,所以書店不能以量取勝,像電商那樣,我想在選品方面儘量與電商走差異化路線。 我做了一年之後,覺得書店的困難是結構性的困境。國外有圖書限價政策,尤其是新書。我們這裡新書一出來,電商可能就打五折,趕上折扣活動甚至低到3折。很多讀者也跟我說,新書我就不從你這裡買了,網上可以3折價格買下來。 靠幾家書店、出版社解決不了問題,除非政策上有改變,比如規定新書一兩年之內不許低於8折銷售。實體店對會員也會有折扣,但沒電商那麼低,書的利潤很薄。大家買書越來越便宜,最後也會導致出版社不敢花工夫推出更多新書,不去做更多原創。 我剛開始做書店的時候非常有信心,因為周圍的人都很愛看書,他們會在網上買也會去書店買,我覺得很有市場。但等我做了書店之後,經常會感到絕望。比如說我去出版社進書,他們給我非常高的折扣,採購價就是統一發行價,可沒過兩天他們自己的旗艦店就全都半價,最後我們拿書的批發價,要遠高於他們的零售價,我就很生氣,後來決定,那我就不去找你們買書了。 不管怎麼說,做書店是我喜歡的事情,對其他事情沒有那麼大的興趣。所以會繼續做下去,直到真的做不下去了,我就再找工作,做別的事情。 字裡行間:共享經濟冷靜下來,我們卻準備做圖書共享 講述人:字裡行間CEO 姜濤 ... 字裡行間旗下奈目書店 。受訪者供圖 字裡行間在北京算是第一個開創了體驗式書店,十年前就加入了咖啡、簡餐服務。早些年店面比較多,現在有5家店,今年是第十個年頭,原本要做十周年紀念活動,趕上疫情就停止了。 這兩年隨著裝修升級,我們又開發了一些新產品。去年5月,我們開了一家叫「奈目」的藝術類書店,是一個升級產品,也算是子品牌,可能比傳統書店運營狀況稍微好一點。奈目主要經營藝術書籍,會與藝術家合作辦一些畫展之類的藝術活動。店裡還開設了藝術品拍賣活動「線上小拍」,拍賣1000元到5000元左右的小藏品,從一周一拍做到一周兩拍甚至三拍,效果非常好。 其實現在文創產品的購買率還不高,但這幾年大眾通過對藝術更廣泛的欣賞和參與,藝術的基礎在提升,對生活場景、使用產品的美感的要求也在不停增長。所以我們認為這時候需要藝術類書店,提供藝術品的推薦和消費。 我覺得未來書店產業會更加細分,藝術類書店、潮流類書店、體驗式書店、年輕化社群書店等等,會產生更多細分領域。 我們在疫情之前就準備做一些新的嘗試,藉助新零售的思路為書店業帶來一些改變。比如去年10月就決定要做共享圖書,逐步建立和完善線上系統。字裡行間與其他書店的不同在於,這麼多年一直做借閱,基本所見的書都可以借,很適合做共享。 前幾年共享概念很火,各行業都想進入,現在稍微冷靜下來,可以更客觀地思考哪些行業適合共享。書業就很適合共享模式。我們從小就牢固地樹立了兩個觀念,一個是要讀書,另一個是書可以相互借閱和分享。但現在書的流通性實現得並不好,可以說很差,造成資源極大的浪費,因為印刷需要紙張,同時也增加了讀者的開銷。 以前也有類似的共享圖書,大家可能在公交站、地鐵站旁見過共享圖書櫃,但很少有人光顧。為什麼?因為沒有消費場景,看不到精心的圖書展陳,就沒有慾望消費、借書。為什麼實體書店大家還願意去,為什麼一些運營好的書店每天消費額還非常高?就是因為展陳、環境,給讀者帶來的感受。 書店也可以做線上銷售,但跟在網際網路後面做,很難改變現狀,更別說改變行業。如果從書店本身特點出發做新的嘗試,也許行業還能穩步恢復。傳統書店與線上銷售,兩種商業邏輯和操作方法完全不一樣,線上銷售或直播賣書,很多嘗試都以失敗告終,因為不能實現讀者對實體書店的根本訴求。 這幾年實體書店都在講體驗式的消費。書籍可以在線購買,但更多人到實體書店來,是衝著體驗式場景。但現在往往走入一個誤區,拼地段、拼裝修、拼環境,這會讓書店陷入一個瀕死的輪迴,因為租金更高、負擔更重,單指望政府補貼,這個行業還是很難再往前走。 庫布里克:身在這個行業不要唱衰,力所能及做一些努力 講述人:庫布里克書店大陸區域行政經理 齊芳 ... 庫布里克書店。受訪者供圖 庫布里克在北京已經10年,最早一家庫布里克書店是20年前在香港成立的,10年前仿照香港店在北京開了這家。我們香港總公司是電影製作和發行的安樂影片公司,書店是集團業務非常小的一個模塊,屬於業態的延伸。 我們一直是一家小書店,但因為是做電影主題的,挨著百老匯電影中心,所以很多愛電影的人都是我們的常客。百老匯電影中心做了很多影展,例如這幾年法國新浪潮影展、德國影展、歐盟影展、日本動畫片影展,還有北京國際電影節,看電影的人如果對延伸的書籍、原版電影海報感興趣,就可以在我們這找到。 店內圖書集中在電影,還有社科和文學。去年年底北京店10周年,我們看了歷年銷售排行,發現書單上大部分書都不是暢銷書,很多都是大部頭、深度的書。我們希望書店是一個精神引導,在深度閱讀方面能給顧客帶來更多好書,這幾年關於女性性別研究、環保、可持續發展等方面,都向讀者推薦了一些好書,希望讓更多人看到。 疫情期間線上活動做得不多,線上如果想成一定規模,需要額外的人手和成本,不是突然一下就轉型了,這對於有些行業沒那麼容易。這兩三個月我都在糾結這個事情。我比較了幾個平臺,基本上年服務費都在1萬左右,也就是說,做線上經營至少1萬成本打底,還要分配額外人手。我當時唯一在想的是,這1萬塊是多少本書的毛利?先把這1萬塊錢掙出來就很糾結。 即使上了平臺,中小型書店也沒有價格優勢。在進貨環節,中小型書店不可能像電商網站把價格壓得那麼低,電商進貨成本是你的一半,即使書店上了平臺,也不可能打太多折扣,否則就是賠本。那還不如就做實體,所以中小型書店線上經營是一個矛盾。當然現在我也看到北京市政府與美團合作,對實體書店入駐有扶持計劃,服務費我們小書店可以接受,我們也報名希望第二批入駐。 這幾年北京市政府對實體書店扶持加大,去年我們也獲得了補貼,覆蓋房租百分之八九十。這幾年看到很多新書店開業,因為政府引導,相對前些年進入相對好的階段。書也是商品,做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選好商品,賣給對的人。 我覺得我們身在這個行業,不要唱衰,努力去做,把好東西推進去。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做一些努力,這是書業人應該做的事情。如果只是不停地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,不如早一點選擇其他行業。每個行業都有優勢劣勢,可能當前環境對某些行業比其他行業更有利,但我相信很多人依然熱愛紙質書。 我們只希望愛看書的人越來越多。因為書中還是有很多有意義的東西讓我們學習,幫人去建立相對完整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,有很多好處。 春風習習:疫情讓我們考量,未來重心要不要放線上? 講述人:春風習習品牌主理人 葉子 ... 「網紅店」 春風習習。受訪者供圖 春風習習在北京有四家線下空間,現在還都沒有開業。沒開業的這段時間裡,我們線上讀書會一直在運行,每次讀書會都非常活躍。 目前四家線下空間主題都不同,有的甚至不像書店,而是營造一個有氛圍的閱讀空間。 首家春風習習前門會員中心店,主要內容是世界各地的優質雜誌。第二家春風習習讀書會·朝陽城市書屋坐落於三里屯,希望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、優質的公共閱讀和文化活動。 第三家春風習習南鑼館坐落於老北京四合院裡,為了提升閱讀體驗,同時滿足市民更多的精神需求,我們想在這樣一個包容性更強的場域內開展新的嘗試,在提供閱讀空間的基礎上倡導更多元的生活方式,比如引入不同領域的優質品牌以快閃體驗店的形式進行跨界融合。更進一步,我們將閱讀與酒店結合,去年打造了一家閱讀酒店。 我們社群一直做得不錯,疫情期間的讀書會裡,群友、粉絲會分享疫情期間在家閱讀的一些內容,講述閱讀的心得和感受。效果挺不錯,大家都感覺挺有存在感。 這次疫情對所有書店打擊都很大,主要是無法開業,就沒有營收。政府緊急的扶持是雪中送炭,至少可以緩解租金壓力。 這次疫情也讓書店同行們冷靜考慮,怎麼從線下實體店到線上運營的轉換。也會更多地考量,未來的重心是不是要放在線上?因為是個大趨勢,不光在疫情期間,平時大家的注意力也更多在線上,這是年輕人的一種生活習慣,很難去抗拒這樣的潮流。那麼我們的閱讀是不是也要相應轉變,我們也會往這方面考慮。 Jetlag Books:知道我要開書店,朋友們都鼓勵能「活得久一點」 講述人:Jetlag Books創始人 烏雲 ... Jetlag Books。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我們團隊做時尚雜誌、生活方式類自媒體以及設計出身,以前沒有親手做過線下的運營,這是第一次嘗試。其實在很多人心中,都有過一個開書店的夢想吧,這次我就想,好吧,我們自己來做一家書店。 去年10月開始策劃,原計劃春節後正式營業,沒想到遇到了疫情,一直到3月底才準備好。我們想著先要把門打開,於是3月底先試營業幾天。 網際網路的極速發展讓世界變得看似「觸手可及」,但也將我們封鎖在一個個半透明的、懸浮的信息氣泡中。在今天的北京,我們需要一些真正的世界主義的元素。這家書店的宗旨是「分享世界資訊、美和創意」,主要推薦的都是國外期刊雜誌,為旅行常客和創意人士服務,展開一場小小的「世界靈感之旅」。 可能也是因為我一直做的是雜誌,我覺得雜誌還是很美的。這些雜誌有很多都是我自己找來的,在其他地方很難看到,包括一些是獨立雜誌。我最喜歡的一本雜誌是Monocle,在國外的機場很常見,這本雜誌並不深奧,關於生活方式,文章也不長。但是它滿足了我關於雜誌的所有想像。書店裡單獨用一個專櫃,擺放Monocle。 也就是在三里屯這個地方,我覺得這個店能夠存在下來,而且應該存在。 疫情對我們最大的影響,是貨進不來。國外的疫情也很嚴重,物流受到很大影響,很多雜誌到不了,這也是不太敢開業的原因。這段時間我們先採取預訂的方式,顧客看中哪本先預訂,稍後再發貨,保證店裡不會缺書。這是不得已的辦法,也是我們開書店之前從未想過的奇特經歷。 開書店不容易,朋友們知道我要開書店,鼓勵的話都是,希望書店能「活得久一點」。一直沒有開業,但是房租等支出沒有少,對這家沒有任何積累的新書店來說壓力尤其大。我們同事看到北京市實體書店補貼的消息,聯繫了主管部門,接著準備材料,很快就進入了入圍名單。這讓我們很興奮,這看上去是一次普惠性的扶持,對書店業的幫助力度很大。 藝術糧倉:大眾閱讀處在回歸狀態 講述人:藝術糧倉書店負責人 張濤 ... 藝術糧倉。受訪者供圖 藝術糧倉最早成立於2015年,2018年增加了藝術類圖書的內容,希望成為一個研究型、文獻型、檔案類的創新型書店。藝術糧倉的空間是有600年歷史的古糧倉,屬於國家文保單位的活化利用,在這樣的空間裡,藝術氛圍和視覺設計都非常獨特,我們組織過展覽、沙龍、研討、講座等各種活動。 疫情之前每天客流量大概有100人次,活動帶動的流量很重要。書店還處於虧損狀態,去年情況稍好一些,收支基本平衡。這也得益於獲得北京市實體書店補貼和特色書店的獎勵,去年一共覆蓋了五分之三的房租,非常及時,讓我們有餘力開展新的計劃。其實今年第一季度的租金,我們剛剛籌集完上繳,蠻吃力的。這次政府在疫情下緊急提前實施補貼項目,是雪中送炭,讓諸多書店可以在嚴峻形勢下調整和加強。 這次疫情迫使很多實體書店不得已作出新的嘗試。其實去年我們就全面展開線上運營,今年計劃重點拓展這方面,註冊了抖音、快手直播帳號,打算春節後試運營。今年計劃的活動也很密集,圍繞音樂、電影、文學、詩歌、藝術展覽類等。但疫情以後,暫時都沒法開展,目前店裡實行預約接待,客流銳減, 我對書店還是有信心的,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,大眾閱讀處在回歸狀態。比如說很多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,對閱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。我認為網際網路閱覽替代不了紙本閱讀,讀書需要環境氛圍和適宜閱讀的氣場,有品質的書店始終是有必要的。我不知道年輕的孩子們是怎麼想的,這也是值得去探討的一件事。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陳思 校對 李立軍

 

↓↓↓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↓↓↓

 

 

文章來源取自於:

 

 

每日頭條 https://kknews.cc/finance/e5emzpz.html

MOMO購物網 https://www.momoshop.com.tw/goods/GoodsDetail.jsp?i_code=3375975&memid=6000007380&cid=apuad&oid=1&osm=league

如有侵權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立刻下架。

DMCA:dmca(at)kubonews.com

聯絡我們:contact(at)kubonews.com


【最多人推薦這產品】【momo富邦卡有折扣】【別再催了,開箱文奉上】
【今年最推薦產品】 【刷樂天信用卡享優惠】 【英國 WILMAX】北歐貴族風玫瑰金飲料杯附把手2入組(550ML)【很多部落客開箱都說好用】 【momo富邦卡有折扣】 【陶和】謝謝您紅茶-蘋果風味(2.5公克 x3入)【目前有優惠嗎?】 【ptt表特版推薦】 【恆伸醫療器材】ER-0218-1 輪椅 座墊可拆換(4色任選 輕量系列)【momo富邦卡刷卡現金回饋最多】 【Linepay享7%優惠】 【御鼎】316提把內鍋-10人份(買一送一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n71na88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